園林中最浪漫建筑形式-舫
- 發布時間:2022-02-02
- 發布者: 超級管理員
- 來源: 本站
- 閱讀量:9
園林中最浪漫建筑形式-舫
舫也就是船,一般指的是相對建造精致的船,如作為游賞之用的游船就稱為畫舫或游舫,其內部的裝修裝飾特別地精致,有如地面上的建筑一般講究,有時它的外部也有精美的裝飾。
不論是畫舫、游舫,都是可以行走的舫,但今天主要介紹的園林中的舫,卻是不能行走的舫,是被稱為旱船的舫,只是園林中的一種建筑景觀,是依照舫形而建的一種建筑同時,它也和其他的園林建筑一樣,可以登臨觀景。
園林中的舫
在蘇州古典園林建筑中,“舫”是一種與水密切相關的一種特殊的園林形式,又稱“旱舫”、“石舫”“不系舟”等,是由畫舫、樓船演變而來的一種臨水或仿水、意水的建筑形式。
舫的外形似船,通常設在水邊,或在花畔,近岸一側有平橋與岸相連。舫因與水相傍,形態輕盈,被稱為“是園林建筑中最有浪漫情懷的建筑”。
舫的起源
《爾雅·釋言》中解釋:“舫,舟也”;《廣雅·釋水》中有:“舫,船也”。
舫類建筑是由舟、船、畫舫等水上交通工具,逐漸抽象,演變形成的建筑類型。從先秦時期的獨木舟、船,秦漢時的樓船、畫舫,隋唐時期的龍舟、沙船,兩宋車船、漕船,明清鄭和寶船、福船,從這些不同的工具中,提取其外形、結構、元素,從寫實到寫意,從具象到抽象化、符號化,是一個由觀念到形式的轉化過程。
船的功能也在發生著變化,從作為生存、戰爭所必須的工具,逐漸演變為水上舞臺,祭游、娛游之船,到再現水上生活,用于組織水上劃船、游戲的活動,最終變成仿游的園林建筑——旱船。
舫類建筑首次記載見于北宋歐陽修《畫舫齋記》中,文曰:“凡入余室者,如入乎舟中......山石蝤崒,佳花美目之植,烈玉門檐之外,又似泛乎中流,而左右林之相映皆可愛者,故因以舟名焉?!?,其后南宋周密《癸辛雜識》,記載臨安(今杭州)集芳園中有“旱船曰'歸身'”。
舫的分類
根據舫類建筑與畫舫、樓船的造型相似程度,可以將舫類建筑分為寫實和寫意兩種舫類建筑類型。
寫實型為模仿真船舫,追求形體上的高度相似,甚至將舫完全建造在水中,此類建筑被認為是“觀畫以形似,見于兒童鄰”。
頤和園清晏舫
寫意型舫分為寫實寫意和抽象寫意這兩種類型。
寫實寫意,是指建筑仿造畫舫、樓船,造型介于似與不似之間。有寫實的成分,船和池岸之間設石板仿跳板之意,船身分為三段式,較高的歇山頂建筑屋頂形式象征前艙,可賞景,中間較低的建筑作為中艙,可宴客,尾艙多為樓閣,可登高遠園外之景。
抽象寫意,是指建筑從造型很難看出船舫的形象,一般通過環境的烘托、暗示來激發想象。通過匾額、楹聯等,加以聯想想象,使人產生一種身處畫舫,水波蕩漾的意境美,或者是通過內部細節的處理,將普通窗戶改為支摘窗,似船舷,使人產生對船艙的聯系。